,睿王便过来告知玻璃窑已经做好了,请王学洲过去看看。
玻璃窑里按照王学洲的要求,布置了八个坩埚,全都是找专门的坩埚匠使出了看家的本领根据王学洲的要求制成的。
检查了一番没有问题,王学洲沉声道:“点火!”
睿王表情郑重的点燃了煤炭。
“将坩埚完全烧热后,再开始放置材料!”
玻璃的原材料简单,但材料的配比···王学洲也没有把握,需要试探着增减。
由于坩埚内有残余的水分,所以至少需要烧制七到十二个时辰,等锅体发红,敲击声由沉闷变得清脆才算完成,所以他们整整烧到了第二天,才开始投原材料进去。
八个坩埚,王学洲分别让人投入了不同的材料配比,有的锅里放的纯碱、石灰石、石英,有的放的这三样原材料加一点长石,有的除了这四样外还加入了一点点硼砂等等。
每一锅他都让睿王详细的记下比例和数据,等到所有的材料全都烧成了液体后,王学洲才命人加入硝石退色。
睿王化身为好奇宝宝,追问道:“为什么要加硝石?”
王学洲指着原液说道:“玻璃中的致色杂质为铁和硫,而硝石可以改变它们的价态实现脱色,将里面的二价铁氧转为三价铁后呈淡黄色,而硫导致的黄色则会通过氧化消除,所以加了硝石后玻璃便会透明,同时辅助澄清。”
睿王听完如听天书,只听王学洲接着又说:“但只这样还是不够,还需要加入一些食盐来澄清,这样才更加通透。”
“什么是二家贴、三家贴?怎么贴?六是什么?澄清是让它变透明的意思吗?不是已经透明了,怎么还加盐?”
不问还好,一问睿王感觉自已的脑袋都打结了,许多他听不懂的东西。
王学洲被问沉默了一下,才头疼的开口:“闭嘴!有空再跟你说。”
八个坩埚整整烧制了一天,才将玻璃热液送入退火通道。
等最后检查成品的时候,王学洲发觉加了硼砂的透明度是最好的,其他的要不突然裂开,要不透光度不好,要不就是上面布满了雪花一样的纹路。
三个烧瓷匠激动的直哆嗦,不敢相信他们真的烧出来了如此纯净的玻璃。
但王学洲十分不满意,他调整了一下石英砂、石灰石、纯碱的比例,终于实验出了一锅完美的配方。
他让人用铁做出一个模具来,上面抹上一层桐油防止粘连,将玻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