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写更妥当。”她话锋一转,“臣妾倒有个想法,祭天那日,可让各部族的孩子们一起诵读祝文,既显国泰民安,又能让孩子们感念上苍庇佑,太后觉得如何?”
\n
太后捻珠的手停了停。让部族孩子一起诵读,既避开了中宫之争,又暗合了“民族团结”的意头,确实比让谁单独书写都周全。
\n
“你这脑子,倒会转。”太后的语气缓和了些,“就按你说的办。不过回鹘文你还得好好学,总不能一直让人说,咱们乞儿国的皇妃,连本国文字都写不周全。”
\n
“谢太后教诲。”毛草灵恭声应下,心里却松了口气。这一局,她又险胜了。
\n
从寿安宫出来,阳光正好。宫道上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响,像在诉说着宫墙里的秘密。毛草灵望着远处锦绣宫紧闭的宫门,知道那里的人一定在咬牙切齿。但她不怕,她的武器从来不是皇帝的宠爱,而是脑子——是那些来自现代的智慧,让她能在这波谲云诡的宫斗里,看清每一步棋的走向。
\n
回到汀兰宫,阿云正捧着新送来的回鹘文典籍。毛草灵翻开书页,指尖划过古老的文字,突然想起刚穿越时在青楼的日子。那时她靠一支现代舞惊艳四座,如今她靠的,是比舞技更锋利的东西——是洞悉人心的眼睛,是审时度势的冷静,是在绝境里也能找到生机的韧性。
\n
窗外的鸽子咕咕叫着飞过,翅膀扫过琉璃瓦,留下清脆的声响。毛草灵知道,科尔沁部的牧场之行,将是场更大的考验。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就像当年在青楼里,她用一支舞跳出了生路,如今,她也要用自己的智慧,在这宫墙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n
她提笔在宣纸上写下两个回鹘文——“平安”,字迹虽生涩,却笔笔坚定。烛火在纸上投下她的影子,与窗外的宫墙重叠,像一幅正在展开的画卷,每一笔都藏着无声的机锋,每一页都写着未完的交锋。\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