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杨万春之间当年是有矛盾的,两人各自率领军队交战过,杨万春不可能为他泉盖苏文守臣子气节。
既然不能指望杨万春,泉盖苏文唯有自救,现在,靺鞨安车骨部的使者便是他的救命稻草。
高惠真的十万大军全折损在辽东城,都城平壤内防空虚,根本无法集结大批军队出征抵抗唐军了,泉盖苏文此时只能选择借兵,旁边的邻国百济和新罗常年征战,三国关系错综复杂,百济和新罗两国军队的战力也差得不行,泉盖苏文根本不可能指望他们,唯一有可能借得到兵的,只有北方的靺鞨七部,而七部中的粟末部首领早已投靠了唐国,在唐国皇帝面前卑躬屈膝,其余诸部有的明哲保身,有的索性也投向唐国,剩下唯一保持中立的,只有安车骨部。
很早以前泉盖苏文便派人与安车骨部积极联络,今日安车骨部首领派来使者,不论双方谈得怎样,至少可以肯定,安车骨部是有可能借到兵的,否则首领不会派出使者。
双方一番客套后,泉盖苏文心情甚爽,于是一声令下,府中设宴。
——不得不说,高句丽有太多地方模仿唐国了,就连唐国的坏毛病他们也学了个十足,一言不合就设宴。
不光是酒宴,高句丽国中许多风俗都跟大唐很相似,除了国中男女服饰不一样外,大抵都是相同的,从都城平壤一眼看过去,就像一个山寨版的大唐长安城。
酒宴和大唐一样,也是宾主饮酒,殿中有歌舞助兴,当然,歌伎唱的歌有点那啥,像山歌,扯着嗓子咿咿呀呀不知唱的什么。
宾主落座,泉盖苏文向使者敬了几杯酒,客套几句后慢慢聊到正题。
“贵部首领可愿借兵南下,助我赶走唐国兵马?”泉盖苏文紧张地盯着使者道。
使者微微一笑:“安车骨部向来以唐国为宗,每年朝贺从未中断,大莫离支若要我们部落叛唐,我部首领担心将来会被唐国报复……”
话里的意思似乎是拒绝借兵,但泉盖苏文却并不急,有时候亲耳所闻不如亲眼所见,泉盖苏文听到的是拒绝,但他看到的却是安车骨部派出了使者。
如果首领真的拒绝借兵,人家郑重其事派个使者跑到平壤来做什么?所以,拒绝是假,谈条件才是真。
于是泉盖苏文不慌不忙笑了笑:“听说贵部落与相邻的粟末部落常有征战,而且你们一直落于下风,十三年前,唐国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