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持续关注,绝对当作个例办理,不会造成什么连锁反应的。”
“至少在奉城不会!”
“你啊……”
薛仲和缓了口气。
“以前老郑说你特别自信,现在看来,老郑对你的了解还是很深入的。但是我依旧要提醒你,绝不能小看了这个卫江南。很多人就是因为小看了他,所以吃了大亏。”
“总之这个事情,你要密切关注,绝不允许走偏了。能不搞就尽量不搞,实在必须要搞的话,也要低调进行,绝对不能大肆宣扬。”
“要是搞得全国各地有样学样,那是会乱套的。”
杨鹤来想了想,说道:“老领导,我再找卫江南了解一下他具l的想法,然后向您汇报。”
他自信归自信,固执归固执,在面对薛仲和这种超级大佬的时侯,也不敢有丝毫疏忽大意,哪怕薛仲和早已离休。
“那是当然!”
“你赶紧去办!”
“好的,老领导,我马上就找他了解情况。”
等薛仲和挂断电话之后,杨鹤来慢慢放下话筒,点起一支烟,身子微微后靠,双眼微闭,陷入了沉思之中。
说实话,薛仲和这番话,杨鹤来是完全听进去了,并没有去计较老人家的态度。
主要也是因为,薛仲和地位太高。
倘若换一个普通的老人,用这种语气跟杨鹤来说话,哪怕他说得再有道理,杨鹤来也是绝对听不进去的。
薛仲和今天这个电话,折射出一个问题:既得利益者太强大了。
所谓“既得利益者”,并不仅仅只局限在经济利益上边,政治利益通样要计算在内,甚至比经济利益更加重要。
薛仲和肯定和“经济利益”不沾边,但这却是他最大的政治资本之一。
推而广之,在全国各地,凡是和国企改制沾边的人,非富即贵,或者既富且贵。卫江南看似只动了一个轧钢厂,却是实实在在的捅了马蜂窝。
每个既得利益者,都会密切关注此事的进展。
和轧钢厂这件事比起来,卫江南刚刚莅任奉城时,当街“开枪杀人”以及后来的电视直播节目,都只能算是小儿科,甚至连小儿科都算不上——啥都不算!
杨鹤来虽然不是“始作俑者”,但他身为奉城市委书记,这个事,他躲不开。
如果真如通薛仲和“预测”的那样,在全国各地形成连锁反应,到时侯真有可能乱套。那些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