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轨厂纷纷贴出招工启事……
\n
建材厂的大门前张贴着招工广告,吸引了众多学生前来报名。程家生等几位同学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报名的队伍。
\n
建材厂工会主席老周一直以来都是邹建民的忠实顾客,同时也是他的书友。因为这个缘故,他与程家生也早有结识。当看到程家生那一手漂亮的字时,老周立刻对他赞赏有加,并当场录用了他进入建材厂工会工作。
\n
最近一段时间,建民店里的租书生意异常火爆,几乎所有租书柜台的书籍都被一扫而空。面对如此热烈的市场需求,邹建民果断采取行动,让金华丁冬寿迅速补发了大量最新出版的热门小说,以满足读者们的迫切需求。
\n
就在这一天,姜论标驾驶着一辆满载玻璃的货车来到了坝头。车上装的是从杭州玻璃厂运来的货物,但只卸下半车,其余部分则被搬进了镇政府的老房子里存放起来。
\n
玻璃行业的利润相当可观,杭州玻璃厂的进价仅为每平方米九毛钱,而姜论标卖给邹建民的价格却是两元一个平方。多出的部分自然落入了建民的腰包。邹建民转手将玻璃以五元一个平方的价格出售,如果有人需要切割玻璃,则还需额外支付损耗费和手工费,这样算下来差不多就是八元一个平方。
\n
自从玻璃到货后,前来店里购买玻璃的顾客络绎不绝。起初,邹建民并不擅长切割玻璃,但由于他具备木工的基础,所以学起来得心应手,上手速度极快。
\n
没过多久,他便掌握了娴熟的切割玻璃技巧,即使是一厘米宽的玻璃条,他也能精准地切下而不造成任何损坏......
\n
如此一来,玻璃的损耗大幅降低,利润自然也就增加了不少。每天光是卖玻璃的纯收入至少也有五百元,再加上书店的收益,平均每天的毛利更是高达一两千元。
\n
银行贷款的金额迅速还清,银行方面对邹建民的信誉评价极高。因此,只要他开口申请贷款,无论金额大小,银行都会毫不犹豫地批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