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羭次山本就林木繁茂,又是漆水之源。
\n
这等宝地在无望沙洲为命脉所在,引发何等惨烈的争斗都不奇怪。
\n
随着周元翻动山川沙洲史书,宿嗔部的结局跃然纸上。
\n
“宿嗔部众多而富足,二十四部仅三千六百黄沙健卒,本不该攻破其城。
\n
然被奴十一部与宿嗔部同守神山,族人亦经百年之丰,加之宿嗔部主比其父更为凶残,致使被奴十一部各生反心。”
\n
“三千六百黄沙健卒不顾生死争夺神山水源时,被奴十一部皆出工不出力。
\n
宿嗔部主滥杀惩戒,终至内患爆发,被奴十一部趁乱打开城门,言神山为证山盟之约已亡,宿嗔部必得天谴。
\n
又复喊,穿衣披甲者宿嗔人,皆杀、皆杀。”
\n
“此战过后宿嗔部覆灭,被奴十一部亦损伤惨重,史称山盟之变。”
\n
山川沙洲史记下了当年之事,结盟守护神山的十二部落怕是想不到,他们因神山而聚、也因神山而散。
\n
宿嗔部更是其中聚散的症结所在,也付出了最惨烈的代价。
\n
平心而论,山盟十二部若不内乱,只需数十年便能借助源源不断的河水兴旺,亦有能力以绝对的数量优势征讨不臣。
\n
只可惜不绝之水出现的太晚了,山盟十二部已度过最初的融洽,互相之间多少积了些恩怨。
\n
再次翻动书页,获胜的二十四部也没有好结局。
\n
不过会盟两年便频频内斗,这段时间内神山与水源的消息也传遍了沙洲各地。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