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后,也在努力缓和朝廷和武林的关系,短短三年时间,便已经做到官府中也有武林中人述职的地步了。走出去,无论是谁都得尊他一句“程盟主”啊!
若是放到以前,官家人是颇看不上混迹江湖的人的,读书人也是对习武之人万般不屑,而在程毅提出的文武并进的提议后,这种情况却有了很大的改善。
现如今,每个学堂中都会有某位大侠前来挂牌坐镇,手底下的徒弟带着几个学生,学生都会管他们叫声师傅,不求书生能在习武之路上有多少成就,他们走的,毕竟也不是这条路,但求不会百无一用是书生,手无缚鸡为秀才,遇到个人了,也能打上几下,不至于直接被擒。
读书人的身体素质也在提高,不像过去一般病弱,愈发的强健起来。因着这一项提议,程毅饱受赞誉的同时,他在南州以至整个魏国的声望也越来越大,地位愈发稳固。
因为程毅大幅度提高了习武之人的地位,以至不仅魏国的武林势力均以他为首,其余四国,对他也是倍加推崇,整个武林隐隐有以他为首的趋势,各大活动均放在程毅家中召开,每年的群雄议会,也是他坐主位,他来主持。
因此,今年的武林大会,地点,照例是在南州,沧水郡,程毅家中。
沈楼出了齐国都城,途经束州,过三天,到达泗水,乘船顺流而下,过二日,方才到了南州。
南州属魏国境内,地处魏国右下角,因着是泗水末尾,水路异常发达,居民进出城靠的都是船。
曾有前朝诗人在此送别亲友,题诗一首,其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泗水天际流。”写的最为传神,其所蕴含的离别愁绪引得万人赞颂,在那码头之处设了一个送友台,大大小小的送行,几乎都是经过那里的。文人墨客总是多愁善感的,除去那前朝诗人的名句,此处也留下了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离别佳作。譬如李波的《七月五日送别挚友》,汪伯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