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喝那么多的茶水等了,才报上名姓没过半炷香的时间就见到了人。
金石夫人饶有兴趣地听着玉娘诉说,没等玉娘再三恳求就痛快点头道:“用我的名头倒也好说,便是泰宁侯府里正头夫人,我也曾见过的,关系不算疏远,我让我身边嬷嬷陪你过去,也好更有模有样些。只是这借口嘛,”
她想了想,手指摩挲着手腕一串白玉珠子,“有了,我这里虽然才摆过端午宴会,可那也只是个小端午,既如此我在大端午时再摆一场,你便替我往他家送帖子去吧,正好陈家和曹府议亲,大家都是一块的亲戚朋友,请客上门也不算什么特殊。”
“他家大娘子是个老实头,这几年胆子越发小了,寻常宴会竟然都不怎么出来,料想她是不大习惯迎来送往的见人,只缩在内宅里管理家事、养育儿女。若我用这个借口派人过去,她必得留你们喝茶好打探消息,趁这个空当,你们想做什么便做什么,我也懒得去问,只是过后,你须得回来与我将此事说完,我也讨个乐子热闹看看。”
玉娘听这位金石夫人的口气,她倒不怕乐子背后惹来麻烦,怎么还有些想玉娘她们将此事闹得越大越好呢,真奇怪?她仰仗的诚意伯和曹太监不也算是盟友么,怎么她倒反而插刀还嫌两边闹不起来?
要知道,玉娘原本计划不过是借着金石夫人的香园一用,这位可倒好,干脆把玉娘送去陈府了,万一事后老曹要查,恐怕一下就能查到她身上去。
只是这位夫人看似柔弱,口风却严,玉娘从她嘴里左右也探听不出什么,接过她的帖子一边往外赶,一边暗自奇怪,这大小端午的说法,其实是花娘们鼓捣出来的,为的是好从客人手里多挣钱。
像正经人家,一般都是只过端午这一个节日的,毕竟不论文人雅士,诗书故事里,从未听过端午还分三个节日,也就只有花娘为了摆宴席好热闹,才折腾起来什么小端午大端午以至于末端午之类的节,这位金石夫人倒时对花娘里头的说法十分熟稔,自然而然就带了出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