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姨很为难,和丈夫林绍祥商量了下,丈夫最终同意将宋呈律一起带去了北京,她说:“阿律,这一去北京,我们就不会再回来了。”
几人坐上了火车,此时曾芝叁十七八岁,孩子在上初中。火车发动,玻璃车窗擦肩而过了那一片片平原里的麦田,他用双手按着水色玻璃,傻傻的看着,说了两个字,再见。
宋呈律为什么那么执着去北京?因为以前他生病,没胃口吃饭,有位保姆给他说,你好好长大,说不定某年某月某日,能在北京见到你的妈妈。
他懵懂地问:“为什么会在北京见到我妈妈呢?我爸爸,又在哪里呢?”
女人讲故事一般的告诉他:“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多少人翻山越岭,都想过去定居生活的地方,咱们这里太穷了,为了谋生,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爬去北京养家糊口。”
“阿律啊,你现在年纪还太小,不懂生活的悲欢辛辣,你妈妈即使不在北京,也会在南部沿海发达城市附近,你健健康康的长大,总有一天,你会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你妈妈的。”
“你妈妈她不是故意丢掉你的,她是因为养不起你,才将你送到我们这座福利院来,只希望那时,你不要过于记恨她才好。”
恨这个字太过沉重,他生来喜爱厌恨。
曾姨作为一位沿海人,是怎么愿意抛弃门当户对的荣华富贵,遇上自己丈夫,和他去了中原?
问及此,她和孩子们说,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整个神州大地,处于一片生机勃勃的新生之中。
她和林绍祥北京旅游遇到,天安门广场内,她让眼前这位长得朴素俊逸的男人,顺手给自己和家人拍张合照,俩人就此相识,从此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