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亲眼成为这伟大秦国的见证者, 成为新王朝诸桩章程的亲历者!
身为人臣,他们不再是七雄之一的秦国之臣, 而是统揽天下日月的大秦帝国之臣,他们虽自忖并无商君张仪范雎之才,却窃喜自身运道,要比商君张仪范雎诸人,胜出数百倍乃至千倍。
他们怀着无以复加的激动自豪心情,兴奋得夜以继日地,为迎接这个盛大的喜悦春天而忙碌着。
在此期间,深知复国无望的齐地儒者,亦纷纷追随列国诸家的步伐,入秦助李斯修文教诸事,心情复杂地亲身体验着这场属于秦人的大狂欢,咸阳博士学宫之中,挤满了齐地享有盛名的数百大儒。
在这时期,人们认为新王朝取代旧王朝,乃是遵循天道而为,新君登基之时,必顺天意而改君号,名号若不改,何以称成功取代了前朝?
是以,夏启开国而称君为“后”,商汤开国而称君为“帝”,周武开国而称君为“王”。
如今开辟新王朝的大秦,自然也要为君王拟定新的尊号,于是,群臣们在早朝纷纷上奏,恳请君王下诏拟尊号,先前乱世诸侯效仿周天子而称的“王”,到此时,已再也配不上一扫六合的强秦之主。
嬴政欣然应允了此事,下诏让大臣们议尊号。
虽然,他早在前些年便从“三皇五帝”中,为自己挑出“皇帝”二字备用;后来从自家小崽心声得知“始皇帝”三字后,又遂甚为满意地暗将此选做尊号,始者,万物之初也,彩!
但该让臣子们走的过场,总要循例遵法走上一趟的。
在大臣们暗藏兴奋的热烈讨论中,王绾提议王上尊号当称作“天皇”,亦有朝臣认为该尊王上为“地皇”,而齐儒们则认为,三皇之中泰皇太昊最为尊贵,君王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