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在清朝前期,汉人官员都无法得到重用,在皇帝眼中,汉人始终都是外人。直到洋务运动,慈禧看到八旗子弟经过多年的荒废,只知道吃喝嫖赌、挥霍祖上的基业,知道国家的复兴不可能靠这些扶不起的阿斗,于是重用了曾国藩、左宗棠等汉人官员,但对汉人的重用并没有持续多久,满州各方势力根深蒂固,其间的关係盘根错节,他们早已是利益共同体,所以甲午战争之前,汉人官员的权力就已经渐渐被剥夺,而维新派大都是汉人官员,满汉官员本来关係就不怎么好,要想推行变法已是困难。
事实上,维新派唯一的希望是在维新派们最痛恨的慈禧身上。
诚然,慈禧为了过六十生日,动用了北洋水师的军费,令水师的装备远逊于日本,最终导致了甲午战争的惨败,这点慈禧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慈禧并不是一个顽固不化的人,从她前期重用曾国藩等汉人官员、后来利用义和团来看,她也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国家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式,与时俱进,思索变革之法,她虽然也有眼界不够宽、对时局的认识不够深、封建思维转变得不够彻底的毛病,但她却是唯一一个可以震住满州官员的族长,所以维新派应该放下仇恨,放下私人情绪,放下文人的清高去找慈禧,寻求她的支持。
可惜维新派没有,他们却将希望寄託在光绪这个傀儡身上,光绪从他登基那天起就没有真正坐在龙椅上,一个毛头小子怎么可能压得住树大根深的满州官员?新法受到满州官员的一致抵制这点毫无悬念,但这时候慈禧对维新并没有进行打压,而是採用观望的态度,甚至还准备放手让光绪他们去干,此时如果维新派能够稳扎稳打,一方面安抚满州官员,另一方面获得慈禧的鼎力支持,相信维新也能推行下去,毕竟权力都在慈禧一人手中,只要她支持,还不跟在大清的版图上画一个圈那样容易吗?
可是光绪和维新派实在是nozuozodie,在短短的叁个月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詔令,内容书上有。简单总结一下,这些詔令是得罪了国有企业又得罪了地方政府,得罪了武将又得罪了文官,得罪了各方官吏又得罪了满州贵族。完全不像日本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虽然也收回了贵族们的特权,但并没有让他们的生活质量降低,相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