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是财税方面,其实从光烈八年到十年,这三年间,朝廷整体的财政一直处于小规模亏损和赤字状态中。
倒不是说有什么财政危机,一方面是要还之前的国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北方恢复的持续巨额投入。
只是三年间,朝廷为了迁移户口,安置流民,赈济灾荒,组织生产,修缮水利,耗费钱粮数以千万计。
而且还相当大方,对整个北方各省,免税一年,半税一年。
这还只是整体,如果是刚刚安置的流民或者移民,先是免税两年,然后半税三年。
直到光烈十一年,随着北方各省免税期过,开始征收半税,财政才算是逐渐有了富余。
这也是为什么一直拖到光烈十三年才向东南亚动武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北方的恢复速度,比朱由榔想象中要快
直到光烈十三年,北方各省钱粮都可以自给,在无需供养京师的情况下,甚至有不少盈余。
在人口上,随着流民的编户,五年间,全国在册人口有了一个爆发趋势,从四五千万,迅速朝着六七千万飙升。
按照朱由榔从各个统计数据中的估计,此时大明治下的百姓,总数应该在七千万以上,八千万以下。
当然,由于人口普查技术的落后,这些人口不可能全部统计出来,大概八分之一左右的户口很难统计得到。
不过这已经相当不错,起码比起以前几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