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人。
其中步兵除了刀盾手、枪矛手外均装备火铳,装备率超过四成。
说起来为了找到一千多杆堪用的火绳枪,朱由榔也是翻遍了各府库存。明末军队虽然火器装备率不低,但更多是如三眼铳那种简易辅助火器,而如火绳枪这种装备反而不多。
这倒不是因为技术不成熟或是战术落后。
而是因为武器质量不好,明朝到了末年,财政困难,贪腐横行,而且匠户的地位在明朝本就低贱。
几个因素叠加,结果就是所谓火铳故障率极高,很容易炸膛。十支火铳里能有三四支堪用的就不错了。
所以明军宁肯用三眼铳这种简陋但安全的火器,也不太喜欢用爱炸膛的鸟铳。
朱由榔身旁同样骑着战马的一名青年军官对他拱手禀报
“陛下,骑兵所部均为从各军中挑选善骑之时,稍加训练,已经基本堪战了。”
这名青年军官乃是自己亲自从军中提拔出来的骑兵部队统领,名叫郭恪,原本是官军中的一名把总。
除他以外,这支部队的其它军官也大多由他亲自提拔任用,毕竟这是他以后要拿来做基本盘的。
他虽然想日后通过收编农民军残部来扩充实力,但打铁毕竟还要自身硬。
若是手里没有一支可观的精干兵马,那他凭什么收编人家?
若是没有一批由自己发掘提拔起来的军队将领,怎么保证自己不会被架空?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