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五千骑直奔郾城,企图以多压少,一举成功。岂料岳元帅用兵如神,以麻札刀破了兀术的拐子马、铁浮图,大败金军。两河义军纷起响应。正可趁势北进,恢复中原。”
“岂料此时赵官家、秦桧一心求和,一面下令元帅退兵,一面派使臣向金人乞和。这大金本处北方苦寒之地,物产本就不丰,加上连年征战,又屡遭败绩。且不说马匹、粮草、兵械已是极为匮乏,国库空虚,就是人丁也已不继。国中民怨渐高,兀术正思退兵。此时大宋先行提出,又哪有不允之理,但这金人极是奸诈,假意仍是不允,言若要退兵议和,必要答应他四个条件。”
“你道是哪四个条件,第一,大宋向大金称臣。第二,大宋每年向大金进贡白银二十五万两。第三,割让唐、邓诸州给大金。这第四个条件么,便是要害了岳元帅。朝廷此时急于议和,昏君、奸相密议之后,照单依了,但于和约之中,自不便将第四条写入。故此,朝野内外,除昏君,秦桧外皆只知三条和约”。
这时,座下一人道:“既是,如此机密之事,石兄弟却是如何得知?”,这问话之人四十多岁年纪,尖长面孔,身形瘦削,三络黑须。说话之声尖细,众人听来甚觉刺耳。此人正是洞庭湖水寨杨小乙。
石人清叹道:“开始自也不知,但后来一个极偶然的要会,也是老天有眼,却叫昏君奸臣泄了这天大的秘密。杨兄且莫焦燥,兄弟待会自会说到。”
“却说岳元帅自回临安后,昏君怕他发难,当即解了他的兵权,任了一个枢密副使的虚衔,赋闲在家。其实这也是昏君以小人之心度之,元帅若要不利于朝廷,又岂会等到此时。退一万步说,若真有异心,十二金牌相召之时,又怎会轻身回朝。”
“纵是如此,昏君仍是不能放心。不久,终于还是诬了元帅谋反之罪,五月间,被下了大理寺狱。”
“你道这秦桧如何咬定说元帅谋反,说来好笑,竟是个莫须有的罪名,当时,韩世忠无帅自是不愤,怒质秦桧,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