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璋:“……”这不会就是今天皮一把,明天坑个人反弹来的福报吧?
沉默,是今早的朝堂。
顾璋秉持“敌不动我不动”的战略,假装什么都没看到,眼观鼻鼻观心地站在原地。
才没有看我, 嗯、没错,不是在看我!
还是明盛帝先打破了沉默:“天工学校学子表现良好, 所出适用于各地的灌溉车,对节省民力大有裨益。”
工部和户部立马站出来, 他们要安排各地官员, 将这批农具应用于民, 向百姓推广。还有在京城没法试验的灌溉车,也要赶紧安排到当地去试验。
百官还是理智的,明盛帝开了头之后, 也纷纷说起了天工学堂最新的发明创造。还有如何应用,除了那些学子的家乡, 还有没有同样可是使用的地方等诸多问题,一一在朝堂上解决。
越是讨论, 越是震惊。这么多学生,这么多想法,还能看出, 确实不是出自顾璋之手,毕竟每个人做出的东西, 都带着浓浓的地方色彩和个人特色。
但神奇的是,又能看出都脱胎于一种理论学派思想——这是一套成体系的东西。
这下,原本质疑考试成绩,甚至大放厥词说这肯定是错的,又大张旗鼓去现场试验找答案的官员,都有些没脸了。
人家已经做出成果来了!真正能利国利民,有益于百姓的,而他们呢?有的连入手的地方都还没找到。
顾璋也参与讨论,给了些建议,还为这些做出了实绩的学子们请功。
“臣以为,既然顾大学士有教人之天赋,天工学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