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人考中,县里轰动了,并传到府城,打听书院的人越来越多”,谢卫远说
赵晴说:“县试容易过,府试不好过,过院试中秀才更难了”
“也是,天下读书人越来越多了,以后考科举更难了”,谢卫远感慨
大家赞同,生活好了,有点余钱,都想供出一个读书人当官,光宗耀祖
苏叶想了想,开口问:“府试有先生领去吗?住宿怎么安排?”
他们在府城的宅子在西南角,离考试地方较远,住那怕是不方便
谢卫远回答:“有个先生带部份学生去,也有学生自己去,居说预定客栈了”
“那就成,考中的人,一人送去三两银子” ,谢卫华说
“会不会少了?”,谢母问
“刚刚好,府试院试送程仪大多是这个数目,给多了不好,娘,读书人自尊心强,送多了人家心里认为我们在施舍他,羞辱他”,谢卫远说道
谢母默了一会:“是我想岔了”
谢卫远觉得家里的助学方式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不走科举还好,走科举的人中了童生、秀才,人的际遇变了,社会地位变了,心态跟着改变,中了童生,虽没多大实际益处,但算是一脚踏进读书人的门槛
读书人清高的多,心态好的会真心感激谢家的提携,心态不好,自尊心极强,心胸窄的人不仅没有感激,心里甚至把在果园的那段求学经历归为耻辱,把谢家的资助扭曲为富人的施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