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惇沉声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如今顺着长江补给,来的时候虽险,但起码大部分船只能过来,但回去就很难了,所以船只都屯在白帝城这边,若只防守,这些船毫无用处。”
辛毗也是头痛不已,成都这边到白帝城,来时容易去时难,补给船只几乎是一次性的,所需造船的费,也不是个小数目,走陆路损耗和费时间又太大,打了两年仗,原本富庶的益州财政已经开始吃紧,耗在这里,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了。
他出声道:“想要减缓季汉攻势,最经济的方法,便是收缩防守,将防线后移到西面数百里,这样一来,季汉的补给线便会被拉长,而且其路上要经过长江三峡,即使能运兵过来,也没有多少威胁了。”
“汉南最迟明年开春,必然发动攻势,为今之计,就是撑过这个冬天,一待开春,便即后撤,方能保住成都这一路。”
夏侯惇听了,无奈点头道:“好,我现在便发信给朝廷,让其早做应对。”
季汉拒绝和谈,和曹魏继续开战的消息,不久之后也传到了南昌,同时一起到来的,还有写着季汉朝堂上争论经过细节的密信。
袁熙斜靠在窗边闭门养神,等步练师将密信的内容全部念完,他才睁开眼睛道:“虽然布局很麻烦,中间绕了好几道弯,但终归是个好结果。”
简雍朝堂上的那些想法,单靠他本人掌握的情报和头脑,是断然不会得出那么清晰有煽动性的观点的,所以自然是人为灌输的。
不过这手法实在高明,以至于简雍认为是他自行思考得出的,殊不知背后却是经过了数条渠道,以及无数人的心血心力。
如何能用大义名分引导季汉朝堂舆论,袁熙很早就开始布局了。
他让诸葛亮等人想出最能触动刘备这些老臣的论点,将其精炼,然后通过以糜夫人为主的几条渠道,通过和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