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青年报上那篇针对性极强的专题报道,则引起了他的注意。
文章题目叫《新人歌手横空出世,歌星会唱也应会说》。
这篇文章的切入点比较刁钻,作者先是批评了某位著名歌星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话毫无逻辑,常常词不达意,让观众大跌眼镜。
提议歌星们应该重视语言表现力,在舞台上,既要展现动人歌喉,也应言之有物,体现自身的艺术修养。
然后这位作者便举例还原了耶利亚音乐茶座中,三位客人为了一个点歌权激烈竞价的全过程,并为读者呈现了新人歌手狄道格,在面对天价点歌费时的处理办法。
称赞其言辞真诚,重视与观众的情感互动,此番应对便已价值三百。
相比于那个被嘲讽的著名歌星,作者对狄道格这个新人的态度,可谓是宽容又欣赏。
但狄思科的心情却颇为微妙。
这个作者在文中对狄道格的背景做了详细介绍,不但知道他跟大明星一起拍过牙膏广告,还说他“师从著名作曲家、声乐教育家白宜萱”。
在此之前,连狄思科自己都不知道,给他上声乐课的白老师竟然这么有来头!
几天之内突然冒出这么多跟他有关的新闻,还对他这段时间的活动知之甚详,这要不是有人特意安排的就见鬼了!
“儿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真赚了三百块的点歌费?”
狄思科回过神时,一家人都眼巴巴地望着他,眼里既期待又忐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