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分开让大家没办法,不如一块走,就算碰上了这种极端条件,也可以商量着用特殊办法解决,哪怕是炸一条道出来呢?
在员工们的坚持下,车绪鸣干脆放弃了兵分两路的想法,既然不准备分开,那选入口就要讲究一点,到底是选沼泽还是选相对容易一点的水坑。
苏云回忆了下这几天看的地形,说:“我其实想去沼泽的,但是沼泽对我的身体来说压力太大了,而且现在……我的身体并不是完整状态,不方便去沼泽,我想去水坑试试。”
“为什么你想去沼泽啊?”车绪鸣好奇地问。
“因为沼泽更像一条有去无回的路,往往这种路都无法回头,水坑看似只需要下潜,不行就再上来,但有回头希望的路,往往比没办法回头的路,让容易让人绝望。”苏云分析了一下设计者的心理。
这大概是一种人的普遍心理,包括去游泳的人,都会觉得,那么浅的水,自己如果不行了就回头,所以每年都有溺死的。
有句俗话叫“水清则浅、水绿则深、水黑则渊、水蓝则广、水黄则急”,像这种雨林中的水域,往往是前面三句的形容,肯定有浅的地方,但湖泊与水域一旦超过某个范围,就是绿的,中心则为黑。
很多防溺水的宣传视频都会说,看到水绿的地方不要下去,那个看似不深,其实已经超过两三米,哪怕是很会游泳的人,在这种地方都不会轻易下水,一旦下去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而且难以回头。
水面超过腰腹,水对于人来说就具有巨大的压力与拉力,并不是会游泳就能解决,到时候就算想上浮,都没有力气浮上去,十分古怪。
古时候人们把这种现象当做是有水猴子,但实际上是水太沉了,人的力气比不过水,无法下潜,也无法回头,生生被溺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