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都与钱有关(十一)
刘晏和大明的财政官员夏原吉都在琢磨着仙画所说的“大明进入到新的阶段”。
这新的阶段如何理解?
夏原吉谨慎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应该就是工坊和大型市场的出现?仙画常常提到工厂,或许再发展下去,
这些工坊就会成为工厂,
规模变得更大。”
朱元璋和朱棣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但唐朝的刘晏有不同的看法:“是雇佣。让农人不再进行耕种,而纷纷选择进入到工坊做工。”
即使是鼓励发展工商业的他,也有些不能想象这个场景。
他的幕僚也是,大惊失色:“若是所有农人都选择进入到工坊做工,那地到底谁来种?”
这的的确确就是现在很多人所担心的“舍本逐末”的问题。
“更高的产量!”刘晏凝神思索片刻,“或许是因为更高的产量和那些巨大的机器,让农耕变得没那么困难,需要的人手变少了,出产的粮食却能养活更多的人。”
于是就达到了一种平衡。
“另外,”刘晏的理念就是一件事情要让所有参与的人都得到好处,这件事情才能更好的被完成,因此他脑子一动,立刻就想出一个点子:
“若是我没记错的话,仙画提过以工补农,也就是他们在工商所获得的利润会被补贴到农业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