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叶晗一一回复消息:“研究成果是真的。
不过目前只完成了杏黄兜兰和硬叶兜兰的批量培育,其他兰科植物仍在研究之中。”
毕竟时间有限,取得野生样本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
而且兰花种类不同,需要的培养基配比也有差别,目前只完成了叶晗从y省带来的种苗培育,未作后续的研究。
等到3-5月份兰花花期到来,样本数量足够丰富,届时将开展更多品种的栽培。
相信经过植物营养液的灌溉,兰花种子的可用率也会大幅提升。
得到叶晗确认,中科院的两大研究所顿时坐不住了。
尤其是y省热带植物园,它所在的地区本就是野生兰花的原产地,担负着保育稀有兰科植物的责任,肩上压力巨大。
若是有了这项技术,何愁野生兰花的族群不能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