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发出去之后唐秋水就没再管这件事了。她采纳了建管委工作人员的建议,每晚心如死灰地和天花板大眼瞪小眼,再浅喷几下冥府之路,把佛经录入手机没日没夜地听。
令她没想到的是,没多久她竟然收到了一封陌生人发来的邮件,邮件主题命名为「噪声污染防治交流贴」,发件人就是陆刊。
他在邮件中称,他是在做法律检索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她发的文章,觉得写得很好。而他最近也刚好为广场舞噪声所困扰,所以想和她交流一下。
唐秋?s?水收到这个邮件的时候,又惊又喜。惊的是,原来在差不多的时间里,这世界上有个人正研究着一个差不多的问题。喜的是,这个邮件让她想到了初高中时候打捞上来的漂流瓶。
点开那些随机的,匿名的,内容或无聊或有趣的瓶子,就像在替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吹蜡烛,吹完就能知道他们许了什么愿。
这么新奇的感觉唐秋水已经很久没体验过了,她很快给陆刊回了一封邮件。
后来陆刊又回帖。他们就噪声污染防治的问题连着探讨了好几个回合,一来二去,就变成了通过邮件沟通联系的笔友。
没想到陆刊也是学刑法的,而且和唐秋水一样,目前也是一名实习律师,在京州的一家律所做非诉业务。
唐秋水每每和别人说起这件事,都忍不住感概她和陆刊真的太有缘了。
忆起相识始末,唐秋水情不自禁地微笑了起来。她随即打开邮箱,点开完整的邮件看了下,上面很简洁地写了四行字——
秋水你好:
下个月16号我要去崇城出差,方便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