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了事。
刘继元之所以还是坚守,因为契丹的援军马上就要来了,就在宋军放水后不久,契丹大军汹涌而来,宋军不知契丹底细,出于稳妥考虑,而且他们在这里已经两个多月了,还是没有进展,于是决定撤军。
宋军撤走之后,城外留下了很多的补给品,这些都成了刘继元的战利品,对于北汉的财政也算是一个补贴,最起码他刘继元能够过上几天好日子了,呵呵。
这之后的刘继元就开始在河东胡作非为,打跑了赵匡胤,赵匡胤也改变了策略,先把注意力放到了南面没有心思关注北面了,河东算是取得了一段还算是安定的时期。
公元976年八月,赵匡胤再次派遣军队进攻北汉,这边战争刚开始,赵匡胤就不明不白的死在了皇宫里,这也算是一桩千古奇案了,而后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为新皇帝,这就是宋太宗。
赵光义一开始也没有把心思放在北面,而是还一直关注着南面,在南面基本上没啥问题了,这才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北面的北汉,所以赵光义继位之后,立刻把派到北汉的军队调了回来。
赵光义知道虽然现在自己的势力是很强大,但是却也不能小瞧了北汉,因为北汉有靠山,有契丹的铁骑,这对于宋军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所以赵光义觉得要是想要灭掉北汉,那么一定要从长计议。
而这时候的北汉军则是以进攻作为防守,刘继元觉得只要是带着大军整天在边境晃悠,没事打一下宋朝的据点,就能有效的遏制宋军的进攻计划。
其实这种思路,还是有很大的问题的,因为北汉出动,那就是大军,虽然不可能每次都是河东的主力,但是也是一直很强大的力量,屡次出动对于国力的耗费还是很大的,但是他们实际上却没有得到多少东西,他们一直在和宋军的地方军打,根本没有牵扯到宋军的主力,这样做只能激怒宋军,而很难达到牵制宋军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