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南唐军在泉州城内,严重影响了留从效的地位和泉州的独立性,所以这一点让刘存孝很不满,他也是希望能够正式割据一方,做个小军阀啥的,这一点都是人之常情,也没啥说的。
此时虽然李璟已经任命留从效为清源军节度使,下辖两个州,泉州和漳州,但是在这里还有一部分的南唐的驻军,留从效不想他们在这里于是就对他们说道:“我们这地方,地穷,人少,养不起你们,紧急能够自己温饱,你们还是会南唐享福去吧。”
这时候的留从效兵力很强大,而南唐军却显得有点少了,而且此时南唐驻军在留从效的地盘上,不敢在这里闹事,于是就打了个报告,回南唐去了。
到这时候,留从效的清源军才算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权,李璟对他基本上没啥约束能力了、
而留从效觉得李璟的后唐将来肯定不是中原政权的对手,于是又决定归顺后周的柴荣,但是柴荣却不要他,要他继续跟着南唐就行了,后周不会打他的,这让留从效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因为柴荣根本没有瞧上他,他毕竟只有两州的地盘,就算是拼尽全力对南唐的牵制也是十分有限的。
后来后周没了,赵匡胤上位了,但是赵匡胤总在忙着统一大业,一时间也没有心思搭理留从效,所以留从效又能在这里生存一段时间。
再后来,留从效又看到了赵匡胤巨大的潜力。他觉得这个赵匡胤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主子,应高有前途,于是就转而想赵匡胤称臣,但是这一次赵匡胤的态度和柴荣有了很大不同,柴荣当时是拒绝了留从效的称臣,但是赵匡胤十分的欢迎,其实这中间的玄机就在南唐,当时南唐是后周的属国,后周在得到了淮南之后就没有想过要继续进攻南唐,那么清源军能够发挥的作用就小了,可以说几乎没有,但是赵匡胤不一样,他还要要统一的,所以南唐对于赵匡胤来说就是一个对手,虽然清源军势力很小,但是在赵匡胤眼中还是有点用的,所以他接纳了留从效的投诚。
但是就在赵匡胤的使者还没有到清源军的时候,留从效已经病死了,他的位置由他的侄子留绍礠继位,因为他没有儿子,这个留绍礠只是他的小侄子,他的大侄子此时在南唐出使没回来,在哪里可能做了人质。
但是留绍礠做这个节度使,很多人觉得都不满意,觉得这小孩一个能干啥,于是造反活动又开始了。
泉州牙将张汉思和统军使陈洪进(就是上面送黄绍颇人头联系王延政的那个。),他们决定造反,因为留绍礠能力一般,手里也没有兵权,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