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后蜀)称帝
这个安重诲的最终结局和他的前辈也就是李存勖时代的权臣郭崇韬的结局差不多,这个安重诲本来是想着到前线帮忙,结果还没到地方,就因为有人在李嗣源身边说坏话,说是安重诲强势、霸道、性子急,这样的人到了前线,只能捣乱,甚至会出现不可预料的情况,所以还是请皇帝把他调回来吧。
李嗣源此时和安重诲的关系已经生疏了,李嗣源听说之后,也觉的的确有这个可能,所以急忙下令把安重诲追回来不能让他到到前线去。
而此时的安重诲才刚刚抵达到前线,还没开始大展拳脚,他接到了李嗣源的诏令知道,依据多年来养成的政治敏感度,他立刻就察觉到这里面有不对劲的地方,为啥皇帝这边刚刚调令他出来,就立马把他调回去,这不科学啊。
但是明知道这里面有猫腻,他就越要行动迅速,他接到诏令之后,没有给任何人攻击他的借口。立马启程返航,等到了凤翔的时候,节度使朱弘昭是安重诲一手提拔的,安重诲就像找他了解点情况,但是告密的就是朱弘昭,朱弘昭自然是不敢让进城。
这一下子可是刺激了安重诲,他知道事情有变,于是急忙往回赶,等他回到了洛阳,也没有能力改变皇帝的心思了,不久就被解除了全部职务,随后被赐死。
继续说川蜀,石敬瑭亲自进攻剑州在半路上被打走之后不久,李仁罕也终于攻破了遂州城,守将夏鲁奇自杀而死。此时他的两个儿子正在石敬瑭的军中,想要冒险前来收集夏鲁奇的尸身。
但是石敬瑭却劝他们:“孟知祥是个厚道人,你们不用担心了,孟知祥会好好的安葬你们的父亲的。”
后来孟知祥果然安排人好生安葬了夏鲁奇。
在遂州和阆州已经失守的情况下,石敬瑭想要运送粮食到前线,非常困难,而且就算是拼命远了点粮食过来,根本不够用,而此时孟知祥和董璋的军队攻城掠地士气正旺,石敬瑭知道再继续搞下去也没用,搞不好会遭遇到惨败。
于是他主动撤离剑门关,但是剑州守将赵廷隐没准备让石敬瑭走的这么顺心,带着兵就在后面追,石敬瑭一路上鸡飞狗跳,好不容易到了利州,赵廷隐等人这才停止追击。不久石敬瑭打回洛阳,找李嗣源诉苦去了。
不久孟知祥和董璋的军队到了利州,这一块功劳最大的是赵廷隐,所以应该交给赵廷隐来掌管,因为此时还没有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所以他只能成为昭武留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