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他没有表现出很意外,只是把兵力全部派到了幽州,他觉得只有幽州才算是他契丹的,其他的地方没了就没了。
契丹的皇帝都这态度,下面打仗的大将们,难道到了“不属于他们契丹的国土,”还会用力作战吗?
皇帝的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契丹军的作战策略,和军队士气,但是耶律璟就这样了,所以契丹军此时的战斗力或许还比不上之前。
再有一点就是契丹将领的表现,在柴荣发兵河北之后,不仅仅是汉人大将闻风而想,或者弃城而逃,契丹的将领,也是跑的乱七八糟的,都不敢和柴荣正面硬憾,全部都转移到了幽州,希望在幽州城下,和柴荣好好地打一场,所以此时在河北的大部分地区的防御是很薄弱的,柴荣不需要主力进军,只需要一些部队就能拿下,而她的主力进军幽州,此时可以说,还是很合适的。
再从周朝这边说一下,他们军队战斗力高昂,毕竟旗开得胜,而且这些军队都是经过了对淮南作战的精锐部队,战斗力这一点没啥可说的,还有一点就是军队的体力上面,这一点,柴荣的军队也是很厉害的,因为的主力部队都是坐着船来的,这一次也没有打仗,就是在陆地上跑了几圈,再说还在瓦桥关休息了这么长的时间,所以柴荣的军队,此时是一支养精蓄锐的精锐部队。
至于柴荣的统帅能力,这一点已经经过很多次的证明了,那是毫无问题的。
我们从历史上再来对比一下,在晋朝末年,和契丹的那几场战斗,晋军获胜了两次,而且都是大胜,最后一次虽然失败了。但是失败的不是晋朝,而是晋朝的政治和朝廷。
可能大家还没有忘记,当时契丹方面也是一代枭雄耶律德光,这个人物在契丹历史上,那是鼎鼎大名的,能力很强,但是就是他却被半死不活的晋朝打败了两次,还有一次差一点回不去。
这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了,契丹并不是战无不胜的,契丹并不是无敌的,而此时的契丹和当时耶律德光那时候的契丹比起来还是差点,毕竟有个耶律璟在这里扯后腿,而且契丹内部也是乱成了一团,所以契丹的国力,虽然经过这么年的发展,但是很有可能根本比不上耶律德光的时期。
而此时周朝的势力比之前的晋朝,那可是好了很多,最起码淮南夺回来了,边疆没有战时,天下对于中原周朝都是心服口服,而周朝内部也是有一个以柴荣为核心的团结的领导集体。周朝的综合实力,远远超过晋朝,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当时晋朝能打败耶律德光,现在柴荣打败耶律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