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了。
当然郭廷谓
', ' ')('\n
投降,那也是很无奈的一个选择,因为此时郭廷谓之前派去的那个使者已经回来了,他带回来的消息,就是朝廷暂时没有能力支援濠州,让郭廷谓自己看着办吧。
郭廷谓没了念想,此时也不想着顽抗到底了,于是就选择了投降。
此时他之前派到了扬州的那一支军队,此时也传来了消息,他们不仅拿下了扬州,而且还顺势进军泰州,泰州守军不战而逃,这几百人的小部队,竟然拿下了两个州,这真是有点不可思议的感觉。
随后柴荣看着淮南东面基本上已经全部拿下了,水军继续留在淮南那也是浪费,还不如派到长江还能发挥点作用。
所以柴荣就下令在淮河的水军,从淮河进入长江,但是水军的船太大有一些河道过不去,柴荣也不着急,直接在那些狭窄的地方继续开挖,顺便搞起了水利工程。
皇帝一声令下,很短的时间内就征集了十几万的民工,然后就开始有计划的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挖通了这一条水道,大船顺利通过。
柴荣的这个举动可能在当时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殊的,但是这一个行为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算是打通了或者说拓宽了淮河和长江之间的联系通道,为宋朝以后的江南水运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强大的基础。
路上没了障碍,柴荣的大军就能浩浩荡荡的进入长江了,而此时的柴荣还是在淮南,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楚州。
楚州的地理位置一般,但是这却是个很硬的骨头,守城的叫做张彦卿,这一点和柴荣的岳父重名,符彦卿就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物,此时的张彦卿也不差多少,最起码对得起他的那个名字。
一开始的时候,柴荣并没有亲自攻城,而是派了大将前去,张彦卿的确不是一般人,硬生生的顶住了柴荣方面连续四十多天的高强度进攻,周军攻城遭遇到了巨大的挫折。
但是四十多天之后,柴荣等不及了,他觉得此时它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要是进攻个城池,还要这么久,这简直就是一帮饭桶啊。
柴荣也不客气,披挂上阵,再次亲临前线,他到底要看看是将士们不努力,还是管事的是饭桶。
柴荣一出手,那是雷厉风行,仅仅两天,楚州城就被攻破了。
随后展开了不常见的巷战,守将张彦卿力战而死,但是之前他有很多次可以活命的机会,但是他都没有用,而是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