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翼还有一万契丹兵压阵,刘崇亲自
', ' ')('\n
带领中军,左翼则是河东首号大将张元徽。此时这三路人马在路中间就摆开了阵仗,等着和柴荣决战了。
北汉军的表现的确是不错,先不说实际的战斗力咋样,但是就这军容军貌,那还是很不错的,可见刘崇也是没有费心啊。
但是再看看周兵这边,他们在中原见惯了王朝兴衰和帝王轮换,一个个在乱世中都学会了一个保命的诀窍,那就是能不打仗就不打仗,打仗的时候,能不冲锋就不冲锋,冲锋的时候能溜就溜,反正是不拼命。
此时的周军质量上在作战能力上面应该是要超过北汉军的,但是有一点就是在作战意志上面,肯定不是北汉军的对手,其实周军都是来混日子的兵油子,谁也不想着拼死命。
再加上当时周军方面全部凑上去也不过是两万多人,但是北汉和契丹的联军却有四万,这在数量上的差异,让原本战斗意志就不强的周兵军心动摇,人心不稳。
其实当时柴荣除了自己带的禁军,还有一支援兵,就是河阳节度使刘词,他当时也接到命令北上泽州,但是还没有赶过来。
说白了还是柴荣性子急惹的祸,要是等到刘词的援兵到了,那时候他们和北汉在兵力上的差距就基本上被消除了。
可是柴荣没等到援兵到来,就对刘崇发起了进攻,其实这应该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但是机缘巧合之下,这一战很快演变成了决战。
当时柴荣方面两万多人,也是左中右三军,左翼就是义成军节度使白重赞和侍卫马步都虞候(禁军职位)。右翼,马步都指挥使樊爱能(禁军官职),步军都指挥使何徽(禁军官职)。中军就是柴荣亲自率领,基本上这个阵型和刘崇的差不多。
柴荣作为皇帝,却身先士卒,站在大阵之前,在他身边就是郭威的女婿殿前都指挥使(禁军官职)张永德。
此时柴荣和刘崇终于相见了,柴荣等人看到队列严整的北汉军,觉得之前对于北汉的轻视,是错误的。
而刘崇看到了面前为数不多的周兵,也有点意外,因为他觉得大周地大物博,肯定会来十多万大军,但是没想到却是寥寥数万,而是斗志不高,松松垮垮。
刘崇见到这种情况,对于自己取胜,更加的自信了,他就对他的部下们说道:“我看这一次周兵实力不强,应该是比较容易就灭掉了,所以咱们就不让契丹出兵了,咱们自己打败了周兵,一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