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那时候支持厚葬的人,也是与依据的,“天子死,停丧七月而葬,诸侯死,停丧五月,大夫死,停丧三月,士死,停丧一月;百姓死,停丧七日”
这是古代儒家的一个礼制体系,在当时人们就有一个错觉,只要是停葬时间越长,那就地位越高,越显得儿女有孝心,因为停葬期间儿女都是要守在一边的。
但是郭威就觉得,人死了就算是厚葬,那死人也不知道了。所以厚葬就是“死人不知,生人不得。”
所谓的不得,就是没什么好处,而且还是劳民伤财,费心费力,所以他就颁布了诏令。下令一律不准厚葬,而且他还以身作则。
公元954年,正月初,郭威登基已经接近四年了,但是此时他却已经病入膏肓。他就找来了自己的儿子柴荣对他说道:“我要是死了,你要赶紧为我修陵墓,也不要停葬,直接放里面就行了,而且陵墓修建也不要在奢华,修筑陵墓找点临时工就行了,不要再去差遣百姓。我陵墓里面不需要任何陪葬的东西,瓦棺纸衣(穿上丝绸也是浪费),修建完陵墓不要为了保密就将干活的人杀死,陵墓里不藏东西,自然不会有人盗墓,也不用派人为我守墓,我的坟前不用石像,只要立一个墓碑,把我这段话刻上就行。”
作为一个封建帝王,郭威死后最关注的还是省钱,想着怎么能够不劳烦百姓,称他为仁主我觉得并不为过。(未完待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