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的能力,而是这个人的人品。
据说王殷那时候要是交了朋友,就先和他母亲说一下,只有他的母亲同意,他才和别人做个小伙伴,一起快乐的玩耍。
等到王殷做了刺史,还是这样,他对于他的母亲还是一如既往的恭敬,他因为是个武夫,做事在执政的过程中,难免发生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是他的母亲知道了。就一定让他站在堂前,然后用棍子打王殷,王殷一句话都不说。
石敬瑭当了皇帝,想要让它入朝为官,或者到外地当刺史也行,但是他那时候正在守孝,就没同意,后来石重贵登基,王殷守孝期也满了,于是就出来当官,主要负责禁军,也算是石重贵的心腹。
后来刘知远进入中原,讨伐杜重威,王殷立功了,再加上后来契丹南下,于是就让王殷到了澶州,后来刘承佑想要杀死郭威和王峻,就找到了澶州主帅李洪义,但是李洪义觉得不一定成功,于是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王殷,王殷一听就和李洪义一起投靠了郭威,随后郭威起兵反汉,建立了大周。
郭威当了皇帝,对于王殷这个最先投靠的人物,奖赏非常多,封为天雄军节度使,中书门下同平章事,而且黄河以北军队全部交由王殷长官,充分表现了郭威对他的信任。
这个这家伙有个毛病,就是贪财,这让郭威对他很不满,曾经批评他:“河北府库里的东西,还有很多吧,你和国家那都是一体的,国家的就是你的,你需要的话直接拿就行了,何苦搜刮百姓呢?”
后来又有人在郭威面前说王殷的坏话,所以郭威对王殷的感官非常差,心里对他的忠诚度也有点怀疑。
不久,太祖要搞一个祭天仪式,王殷作为藩镇要进京朝见,但是王殷非常高调,到哪里都是几百个荷枪实弹的精锐护卫跟着,而且还非常的专横,这然很多人都不放心,那时候的郭威身体也不好,也生病了,很多人觉得王殷有可能对郭威不利。
于是就劝郭威干掉王殷,郭威已经干掉了更为亲近的王峻,此时一个王殷要是敢挑战他的权威,必然也是要被干掉的,不久郭威召见王殷,趁机抓住了她,原本想将他流放,但是刚走出城,很多大臣还是不放心,就又劝郭威永绝后患,于是出了城王殷就被杀死了。
王峻的贬官,那是因为他自我定位不清晰,政治智慧不高,没有大局观,而且能力也很一般。王殷的死,因为他为人比较跋扈专横,不懂得低调才是王道的道理,结果无端遭到了猜忌,被砍了脑袋。
但是这两个人都犯了一个错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