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宏、李重霸、尚让等人攻下了
', ' ')('\n
濮州、曹州,最后打败了薛崇,义军人数达到了数万人。
而王仙芝的义军到了曹州之后,和黄巢的军队合二为一,至此开始在中原驰驰骋往来。
下面再说说黄巢。
黄巢是一个盐商世家。说白了就是世代贩私盐的,但是家族势力和贩卖私盐的生意却比王仙芝要大的多。个人能力来说,也比王仙芝要强。
史书上记载他武艺高强,骑马射箭样样精通,但是还有一个评价就是“稍通书记”这很明显就是在说黄巢文才一般般考不上进士很正常,这让一向自诩有才的黄四爷看了估计要气活过来。
他家里贩卖私盐,而且规模比较大,所以有独立的武装,而且他也比较喜欢和一些武林豪杰交往,手底下聚拢了不少打手,要是在现在那就是黑白通吃的阔少爷。
此人虽然家中排行老四,但是却是最受重视的一个。他们家族世代贩私盐,而且搞一些黑社会性质的活动,这并不光彩。所以为了漂白家底,便支持黄巢进京赶考,只要黄巢中了进士,那么他们家就能实现资本和权力的结合,成为名门望族指日可待。
他一生钟爱菊花,最有名的就是那首《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诗写的很霸气,但是就是考不上功名。有史书上还评价他稍通笔墨,反正就是距离进士的水平那还差的远呢。
黄巢这个人为人仗义豪爽,在乡间以及周边地区都是十分的有名望,而就在875年,他利用春荒的时候,赈济灾民,博得了大量的名望。然后曹州以及周边的地区开始传诵一首民谣:“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
这个我们可以断定就是黄巢让人搞的。
其实这也不能算是一个新鲜的把戏了,曾经封建王朝第一次人民起义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就曾经用过这个伎俩。吃鱼从鱼肚子里吃出来一块布,布上面写着“大楚兴陈胜王”,结果成功的聚拢了人心。可能我们现在看着很荒谬,但是在当时还是真的很有号召力的。
能好好的生活,没有人愿意冒死造反,所以黄巢最终决定起义,还是有原因的。
当时他家族的“生意”遭到了官府的重点关照,他一不小心被抓了个现行。后来家族花了不少钱,这才把他捞了出来,但是此后家族一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