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听政。因此苗刘之变也叫明受之变
', ' ')('\n
。
兵变结束后,苗傅和刘正彦升为节度使,两人虽然表面上取得了胜利,但实际上却埋藏着巨大的危机。二人虽然把持着南宋朝政,但由于他们是品级低下的武官,手中既无庞大的军队,亦无掌管朝局的能力,更没有在朝廷内外培植大量亲信,行宫之外的所有地方官吏都不服从他们的政令。当时大将韩世忠和刘光世拥兵在外,他们听说兵变的消息后,立即向杭州发兵。
探马报入杭州,苗傅与刘正彦议曰:“外郡诸侯知吾等骤立新君,各怀疑心,会集军马勤王,何以制之?”刘正彦曰:“事虑不周,祸患难免。诸侯一入禁庭,难明我等废立之由。来日尊公可奏知太后,移檄诸郡,明示奉皇太子之故,斩王渊等以谢天下。诸侯见太后手诏,必知君上有意让位,方雪吾等自专之罪矣。”苗傅喜曰:“此计大妙。
次日,苗傅奏请小皇帝将改元赦书颁知天下,又奏请移檄诸郡明示尊立之意。帝皆准奏。诏曰:
朕以幼冲继承大统,尚书左右丞苗傅忠虑于内廷,德服于诸僚,削平王渊交结之谋,勘定宦官恣党之祸。皇上退养深宫,朕已进登大宝。朕本无能,不足以位天位也。
然而推戴之勤,实出上意。今日恐尔外藩诸臣一时不体朕志,妄加疑贰,致惑军民。兹者布告中外,示谕远近,不宣。
苗傅即遣使臣赍诏书布告中外。这不是此地无银吗?三岁小儿会写什么诏书?张浚曰:“此非上意也。”言罢捶胸恸哭。众僚左都知道诏书出自苗傅之手,而高宗已被幽禁,各竖发瞋目皆愿死斗。张浚曰:“事不宜迟,即须起兵入讨以救天子。”
忽哨卒报韩世忠由海道将赴行在。张浚闻之曰:“世忠来,事济矣。”即遣人将诏书白之。世忠见书壮怀激烈,举酒酹地道:“今日之事,世忠愿与张相任之,誓不与此贼共戴天!”张浚设酒款待世忠。世忠起曰:“皇上幽辱,非臣子贪杯之时,世忠即当行矣。”张浚壮其志,于是令世忠率兵赴阙,临行戒之曰:“投鼠忌器,须不可急,亦不可缓,审势而图之。”世忠承令,乃密地大修战具。
右相朱胜非利用韩世忠大军压境的时机,诱骗苗傅和刘正彦说,只要他们同意宋高宗复辟,保证既往不咎,并颁给他们誓书铁券。苗傅和刘正彦举棋不定。朱胜非对他们说:“韩世忠现在也犹豫不定,如果你能派他的妻子前往迎接,劝韩世忠投奔你,那么你的力量大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