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逼近东京汴梁。
金国大军南下,徽宗就派给事中李邺到金营去讲和。这位李给事被金
', ' ')('\n
军的气势所震慑,几乎吓瘫在地。回到东京汴梁后,他上奏宋徽宗说金国人“人如龙,马如虎,上山如猿,入水如獭,其势如泰山”,然后做了一个结论,说“中国如累卵”。当时开封军民听到李邺这些话后气愤不已,心想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于是给这位李给事起了个外号,叫“六如给事”。
徽宗皇帝听了李邺所奏,也觉得金国强大无法战胜,就跟宰相说,朕不想置身于战火中,宰相快想办法。当时的宰相是蔡京的儿子蔡攸,这人比他爸爸还坏。蔡攸对徽宗说,皇上您不能跑,您一跑,宋朝人心就离散了。皇上都跑了,还指望军民为他守住疆土吗?徽宗想了想说:要不由太子监国?蔡攸说:让太子监国,名不正言不顺,不如干脆传位给太子。赵佶一听立即昏倒在床下,群臣赶忙灌药急救。宋徽宗苏醒过来后,伸手索要纸笔。内侍呈上纸笔后,赵佶写道:“皇太子可即皇帝位。”
传令给赵桓的大黄人还在路上,最先得到人事变动消息的皲王赵楷先期抵达赵佶的寝宫门前,门前值班的带班领导是何瓘,佩剑一横挡住赵楷。赵楷说你不认识我吗?我是父皇最喜欢的阿楷啊。
何瓘说:“我认识你是阿楷,可是这把剑不认识!”
赵楷望着寒光闪闪的宝剑,只好退了回去。
想当皇帝的当不成,不想当的偏要你当!赵桓接到诏书后不肯从命。徽宗假说自己生病,赵桓不得不前往探病,等他到来时宦官给他穿上龙袍,赵桓拼命挣扎以致昏厥。赵桓就这样当上了皇帝。
公元1126年,车粼粼马萧萧,金兵的铁蹄已经到了浚州(今鹤壁),已经退居二线的赵佶嗅到危险的气息,他对赵桓说:乖儿子,我要去亳州还个愿,你在家好好坚守工作岗位。
赵佶带着一行人上路了,朦朦胧胧的天光中,河边出现了一个还在沉睡的小村庄,一户人家的灯亮了,门半开着,老妇温暖的影子映在篱笆墙上,格外亲切。赵佶走进院子,老妇热情地把他们迎进屋里,一边为他们生火取暖,一边问赵佶何方人士。赵佶说我姓赵,已经退休了,大儿子接班。老妇做了饭并筛了酒让赵佶和卫士们喝了御寒。看赵佶的鞋袜都湿了,老妇劝他们脱下来烤烤,一时满屋的臭脚丫子味,可赵佶却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
古今中外,象这样慈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