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拿出五分之一救济孤儿,何其慷慨,何其有情?意。
问完孙木青,县令大人又问秦小喜:“你丈夫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无偿捐献,你可有不满?”
秦小喜恭敬不失自豪:“没有任何不满,大人有所不知,民女出身不好,从?前过的日子并未比安居堂的孤儿好不了多少,如今有了银钱,自然愿资助同病相?怜之人,何况,钱够用便好,再多的钱,不使其花在该花的地方,白白放在库里吃灰,又有什么乐趣。”
县令深表赞同,写下?一副“大义之家”的字送给秦小喜孙木青。
转年到了第二年秋天,不过才?一年多而已,喜记染布坊已成了本地首屈一指的染布坊,不仅染布,也?染印丝绸等金贵布料,除了畅销本地,也?会沿着水路售往外地。
安居堂不少孤儿都在喜记布坊上工,秦小喜和孙木青也?一直按照承诺,给县里捐款捐人力,如今一提起?喜记,百姓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声连连。
“木青,我?要回乡下?去了。”这日,染布师傅黄老头找到孙木青道。
黄师傅最大的毛病就?是腿脚有风湿,乡下?住的是土房,阴暗潮湿,一旦回去,黄师傅的老毛病一准又犯,他一生?无儿女,又帮了自己大忙,孙木青和秦小喜早就?做好了为他养老的准备,他们已在县里置办了宅院,宽敞明亮。
以为老人是受了委屈,孙木青赶紧和他细聊,如今布坊势头良好,早已不止一个师傅,若黄师傅因此觉得受到冷落,也?是情?有可原。
“布坊上下?都很敬重我?,不是因为这个。”旁的黄师傅不愿意多说,孙木青久劝无果,只能顺了老人心意,帮他收拾好东西,又多付了几?个月工钱,送他回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