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后面的绸缎,到了明清现在,无论是做工还是花样,比绫罗更复杂繁琐许多,摸起来也更为顺滑一些,属于上乘布料。
到了这档次的布料,那就只有主子才能分配得到了。
虽说绸缎经常作为一个词出现,但缎子颜色比绸子光鲜,属于上乘中的上层布料。
因此,绸子和缎子分发的比例也不一样。
就比如缎子,李庶福晋一季能分得三匹缎子,六匹绸子,宋格格和伊格格就只得一匹缎子和三匹绸子。
绫罗绸缎之上,就是锦,锦缎有着寸布寸金的说法,甚至,这以前都是只有皇室才能身穿的布料。
不过随着织锦工艺进步,有些锦缎,也不只有皇室才能享用。
而亦嫣作为侧福晋也能每季分得一匹,四福晋是两三匹。
瞧,就单单这简单的分类,都足够亦嫣记半天了,更别提每一类的布料,还有它分类。
这是亦嫣光看清单,都能头皮发麻程度。
不过还好,那些下人所用的布料,就没有那么多种类,都是什么棉布,麻布之类的,花样就选时兴花样即。
亦嫣估算了一下,要是按照原先的管理方式,估计两个季度,才能搞清楚这些布料的种类和各自的价格。
亦嫣灵机一动,花了十天的时间,按照现代表格方式,给这些布料做了一个归类册子,还在一旁缝上一处样品布,以便自己辨认。
还有各种布料的时价也得标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