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安静了好一会儿。我又喝了点儿酒。他用的是有糖可乐,甜过头了,像是糖堆起来的。
“你真的知道谁杀了理查德·普莱斯吗?”我问道。
他点点头:“两人中的一个杀的。”
“好吧,至少给我一些暗示吧!你去过的地方我都去过,你见过的东西我也都见过。然而我还是不知道谁杀了他。你只需指出我漏掉的线索就行——那条最重要的线索。”
“不是这样的,托尼。”我可以看出霍桑想抽烟,但他不能吸烟,因为他旁边都是别人的家具和配件,“我以前告诉过你。你必须找到犯罪形态,这才是关键。”
我皱了皱眉,没有回应他。
“我还以为你写书的时候也是这样呢,难道不是先找到框架吗?”
霍桑的话让我大吃一惊,因为他说得太对了。在创作一个故事的开始阶段,我确实把它看成一个特定的几何构架。例如,我要开始写《丝之屋》的续集《莫里亚蒂》时,想用一种反转式的叙事方式,到故事最后可能会自行展开,有点像莫比乌斯带。《丝之屋》的封面看起来则像是字母y。一部小说是一个容纳八万到九万字的容器,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果冻模子,把材料都倒进去,然后等待它们凝固做好。但我从没想到侦探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工作。
“好吧,”我说,“那么理查德·普莱斯谋杀案的框架是什么样子?”
“死的不仅仅是理查德·普莱斯,格雷戈里·泰勒也死在了那辆火车下面,对此有三种解释。”
“这是个意外事故,或者是自杀,或者有人故意杀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