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国的未来,没有几个人是真的在意和看好了,几乎都是在想着出路。
甚至是在宣统(爱新觉罗.弘历)下令整顿戒严期间,都有不少的满洲兵马在偷偷地去联系了燚军,商谈投降的事宜。
两国现在虽说是处于敌对的状态,但是大燚也不是非要对所有的满人都是赶尽杀绝的态度。从大燚军中有许多的满洲随从军就可以看出,只要不是胡作非为态度依旧是恶劣不肯转变的,基本上都有一条活路。
甚至还有一些八旗兵因为“表现良好”,家里的人甚至都不用进那“赎罪营”中工作“赎罪”。
有了这些做基础,如今大清军队中不少的士兵都是想着怎么样才能让家人摆脱进入“赎罪营”,而不是怎么样厮杀敌人。
毕竟真要是打起来,他们也杀不过人家。
于是就有不少士兵在私底下还商量着,实在不行,一开战他们就跪地投降得了,这样他们家人都可以少在那“赎罪营”待多几年。
按大燚给他们的条件是,想要进入随从军,他们需要为大燚夺取两座以上的城池。
比如他们现在驻守了一座城池,如果他们是直接投降,最多只能获得自己以及家中的至亲(即:父母,妻子儿女等)不用进入“赎罪营”,家里的财产也只能保留一点银两(都统级别的是三百两,佐领一百两,士兵十两),田地什么的就不用想了。
可是他们要是能去夺下一座不愿意投降大燚的满清城池来献给燚军,那就不一样了。
除了自己以及至亲以外,他家的媳妇和孙子女、他的兄弟姐妹以及其妻子儿女都可以获得免入“赎罪营”的可能(条件是他的兄弟或者子女们没有参对抗大燚,否则依旧免不了这些人)。不过却是可以保留家中七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