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散人看邸报,也疏把酒度游山。』
约莫一个小时辰,她终是看着了一折与律学相关的公文,是四日前写就的折子,以愤慨之笔法写道:“近岁有所谓小报者,或是邸报未报之事,或是官员进奏未曾施行之事,或是台谏百官之章奏,先传于外,以无为有,固已不可。抵今之际,小报者佯传事端,撰造谤议,妄作邸报!恳望圣人纂法尽皆削除,悉皆贬剥!”
不出温廷安所料,这一封折子,正系巡抚御史吴嵬吴大人所请奏。
原来于近些时日,官家在早朝重叙元祐议和旧案,这件事不知怎的流传到了外头,小报便拿温善晋的议和使臣身份与罢相之事大做文章,捏造了一份伪诏,上书:“前右相温善晋以邺金通和之事,岁给金帛,助其军费,耳不聪而强听,公行狡诈,行迹谄媚,内外不仁,金人凶顽,生灵涂炭,温善晋虽自贬,亦难平邺民之愤,今不察其所为,属寡人之过失,温党之辈,尽皆罢黜!”
这一篇诏谕写得有板有眼,制式亦足,未经省部、寺监、知杂司以及枢密院的校勘,在宫城外郭发行,虽发行不久,仅有朝官可见,但势头如同风声鹤唳,教温廷安心下略微一沉,她想起前夜阮渊陵寻温老太爷商议之事,莫不是与这个伪诏有所牵涉?
她留了个心眼,继续翻找与伪诏相关的折子与文书,捧揽一周,伪诏后续的情势大致是这般,官家大怒,下了一道御笔手诏,辟了伪诏的谣:“我朝动荡,奸人乘隙而入,鼓惑臣心,寡人可立赏钱,内外收捕此等奸贼!”
官家悬赏了一万贯钱,捉拿立伪诏的恶奸,但放眼洛阳城内,小报林立,设地以大杂居小聚集之势,要从众多报堂内觅捕奸贼,无异于大海捞针,此案于一日前移交于大理寺审理。
伪诏恶意抹煞温家,也勿怪大理寺会于昨夜登门造谒。
虽说那圣人的手诏上未提及奸人的身份,但温廷安直觉,这与大金谍者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