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地道了句:“谢谢廷安弟。”
寒暄一阵后,温廷安才知道,杨淳家世隶耕,出身寒微,两岁失怙,生母改嫁至淄州长山县的杨家作填房,杨淳也随生母从苏州吴县迁至长山,从杨姓,名淳。长山杨家算是殷实之家,但杨淳和杨母过的却是寄人篱下的清苦日子,后来杨母病殁,杨家人冷情,仅遣草席一张,草草将杨母安葬至乱坟岗,为了不再看杨家人眼色,为了改变命途,杨淳决意入仕,只遗憾,他以举子的身份入了三舍苑,却在过去两载之内,两番落榜,这让杨淳意志时而会黯然颓落不已。
纸伞之下,温廷安看了杨淳一眼,“你若想要升入内舍,我可以替你想辙。”
杨淳有些触目惊心地凝视她,以为对方是在说笑,他正色道:“想什么辙子?若是触犯了舍规那定是不可的,君子贫贱不移,我是想要升舍,但也必定不会去做蝇营狗苟之事。”
“我自当是让你凭你自己的努力,通过私试。若助你造弊,从长远来看,那定是作茧自缚的短视之策,我不可能会害杨兄。”
杨淳面露踯躅之色,思前想后一阵,想着温廷安是昨日课试的头筹,话辞有很重的份量,当是不会造假的,但他又有一丝后怕,遂没接话,上下打量了温廷安一眼,又听她浅淡地笑道:“你只剩下最后一次机会,若不放手一搏,那今后就难再有翻身之机了,一生只能屈就求人,莫非你想让长山的杨家,压在你脊梁骨上一辈子吗?”
这成功激将到了杨淳,杨淳合拢了书册,趋近数步,凝声道:“廷安弟助我升舍,我感激不尽,不过,你打算如何帮我?”
“我会先给你摸底,探清你这两年以来所学的虚实,再为你裨补缺漏,当然,这只是计策之中的一小部分,还有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要待你告诉我一些实情之后,才能晓得。”
杨淳疑道:“你想从我这里知道什么?”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