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侃唰地一声抽出了佩剑,扫视船上众人,道:“你等有的跟随老夫十余年了,平日里可曾亏待过你们?”
亲兵们没有犹豫,纷纷抱拳说道:“明公待我恩重如山,今当以死报之。”
陶侃轻叹一声,道:“老夫已年过七旬,死就死了,无憾也。然连累众壮士,心实难安。”
见有军校想要说话,陶侃轻轻摆了摆手,道:“只要我陶氏子弟在一天,定会保得诸君妻儿老小衣食无忧。”
“明公。”有亲军将校跪了下来,道:“昔年家慈病重,全赖明公延请名医救治,得以多活数年。此恩不报,枉为人也。”
“明公。”又有人跪地,泣道:“无有明公,我早饿毙于街头,今当报之。”
“若无明公,仆如何娶妻生子?大丈夫死则死矣,明公下令吧。”
“明公……”
众人纷纷表态,豁出去了。陶侃面现欣慰之色,道:“老夫随你等一同上岸。”
言语之间,当先踏上了岸边的青草地。
数百亲兵紧随其后,团团围护在他身边,行军一段距离后,微微散开,结成军阵。
在他们身后,又有两千余人沉默地上了岸,列队前行。
整整两千五百人的行军纵队,也展现出了别样的气势。
城南不便展开大军,但其实一直有小股梁军负责监视。
此刻见到晋军竟然上岸了,有胆大的军校直接带着百十人就冲了上去,夷然不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