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卿、以吏入仕等多种渠道。
及至两汉、西晋,仕进途径的主体是察举、征辟。对普通人而言,其实不如战国、秦代那么友好了,阶层有所固化,反而开了历史倒车,也是离谱。
就本质而言,其实还是战国时太卷了,列国竞争太激烈,逮着人才就得用。即便是鸡鸣狗盗之辈,如果运气好,几代人经营下来,说不定就诞生一个新贵。
西晋是标标准准的贵族政治,血统论的天下。这会虽然已经开始逐渐崩溃,但惯性一时半会很难消失。
邵勋自忖,如果是在体制内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当“属吏”。
是的,这时候的中高级官员有选举权、授官权,他们任命的官员,就是具备人身依附特征的“属吏”。
出身寒微的张方其实就是河间王司马颙的属吏。
司马越幕府的左司马刘洽同样没有门第,是普通人,他也是属吏。
但这种人太少了,没有门第相助,这条路走得太崎岖。
当然,你也可以在体制外发展。
如各种坞堡帅、流民帅、胡人渠帅等,他们是地方实力派。如果朝廷失去了对某些地方的控制,就有可能发一张纸,任命你为某某官,算是地图开疆了。
这种一般在东晋时期的北方比较多见。衣冠南渡之后,北方沦陷,对于心向朝廷的坞堡帅、流民帅、胡人渠帅,晋廷不介意慷慨一点。
如果这些流民帅脑子不清楚,去了南方,那就是自寻死路。运气好的也就是当个炮灰,如北府兵军官等等。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流民帅如果留在北方,不一定混得下去,这个就难以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