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为好?弟弟,总不?能先于哥哥毕业,那?叫哥哥的脸面何存?
至于科举总评第一,他只不?过是?想试试自己的真实水平,谁能想到轻轻松松拿了个第一呢?
哎,有?时候太聪明,也是?种?烦恼哇......
洪武四年三月,会试总评前两百者、单科前二十者进宫参加殿试。
古往今来,殿试向来只考策问,可朱元璋不?一样,他别出心裁,考得?是?农桑!
谁能想到殿试考农桑?
反正很符合朱元璋的出身。
国子学诸生很开心很兴奋,他们每年必修农桑。
各地举子瞬间变了脸色,农桑那?不?就是?种?地么,他们怎么可能会种?地!
虽则在洪武二年时,朱元璋曾下诏令各地兴办郡学,课程照搬国子学,可真正落实的却仅有?极少?数的地方。
再者,许多的读书人自持身份,压根瞧不?起?农桑之事。
没什么意外的,朱棡在殿试过后,依然是?总评第一。
而?真正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名吴伯宗,以及第三名郭翀,他们不?愧是?原史中的状元和榜眼?,竟对农桑之事也信手捏来。
吴伯宗笑意浅浅与郭翀对视了眼?,他们自对方眼?中看到了彼此之间的惺惺相惜。
自国子学设立农桑课以来,吴伯宗和郭翀便敏锐地察觉到朝廷的侧重方向,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