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上下带着各处借调而来的劳力,清河岸、清农田、帮着受灾严重的百姓重起屋舍,忙得都有些焦头烂额了。
有些为银钱蒙眼,心生贪婪的商户便借着这个机会,生出了两头赚钱的心思。
他们一面在刺史府遣来的账房处登记了各自受损的货物损失,另一面,则借着连日的大日头,将那些东西收拾齐整后,上到各自铺子里,卖给那些百姓或是行商。
要说,这桩事会被闹出来,并让众多商户见识到刺史府行峻言厉、法不徇情一幕的那家,还跟她的酒坊,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那家被行商告上府衙,售卖的酒水内有异味的铺子,恰恰正是那位次次见了贺七娘都要言辞挑衅,阴阳怪气的刘掌柜家的酒坊。
行商依前头定下的数量,从刘掌柜酒坊拖走的货物里,被有意搀进了几坛叫洪水浸泡过的酒水。
酒坊伙计得了掌柜的授意,将那几坛酒水打散开来,放在了牛车最里头的位置,想着如是这般,定不会叫人发现。
结果,谁知道那行商虽是个胡子拉碴,看上去马马虎虎的相貌,家里头,却有个精打细算,很是仔细、精明的夫人。
那夫人也出身商户,家中父兄都是做行商买卖的。
娘家规矩,便是次次定回的货物,都要刻意挑那最里头、最下头的位置,随机检查、品鉴,直到确认没有问题,才会沿着商路,送往各地。
这个规矩,自是随着她的出嫁,一并到了夫家这头。
所以,那行商当天上午将酒水拖回家,不过晌午时分,先是发现酒瓮封口与陶瓮相接处竟有缺口,然后撬开封口后先是闻着一股子酸味儿,浅尝一口后更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