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还冗兵,大宋绝对是自古以来头一份。
古代的兵纪律其实都没多好,但大宋的兵绝对是不好中的翘楚。大宋之前的大唐用的府兵制和募兵制,府兵制在均田制还没破坏的情况下还是挺不错的,士兵会为了保护家中的田而努力,在战场上表现的比较勇武。
唐朝前期用的是府兵制,唐玄宗后改用募兵制。
募兵制是由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节省了府兵往来与路途的消耗,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也有利于朝廷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缺点就是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就是后面的五代十国。
宋朝也是募兵制,赵匡胤为了防止五代十国骄兵悍将的局面出现,他又做出改革了。
为防兵卒骄惰,宋太祖经常换兵驻防,因此宋朝虽然不怎么打仗,但在经费上却等于年年动员,年年打仗。
军队老是在路上跑,又把将官和军队分开了,军队一批批调防,将官还是在那里不动。最后造成了兵不习将,将不习兵。
这样的军队战斗力会高吗?
最后一点,宋朝不抑制土地兼并,宋朝的兵基本是没有土地的,后期招募的都是流民、土匪、贼寇,古代不是还出现了一句“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吗?
这就是真实写照。
这样招募来的兵纪律能好?打仗能行吗?当然不行了,宋朝的兵,你想让他们上战场,得给钱。
当然也有好的兵,但不多,更多的还是这种纪律不行,打仗也不行的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