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起来了。房子就那么大,下乡那么多年,家里添媳妇添孩子的,突然回来个人,哪里有地方住,更别说找工作赚钱了。”
“城里的工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们就搞起农集市,还有一些商贩直接做起生意,也不知道从哪弄来的山货衣服那些在卖,上头拦也拦不住。主要也是没办法,总不能那么多人没个赚钱谋生的路吧。”
“还别说生意挺好的,不要票价钱也便宜,还有沪市和南边深城和羊城那边的货,我和我婆婆都去买过几回。”
婆家就这么一个儿子,娘家当年她和她哥都是有工作的,不用下乡,饶晓青倒没遭受知青回城带来的消极影响。
她说起这些做生意的,也是佩服他们的魄力和经商头脑,很是佩服。
但,“谁能想到咱这附近郊外也多了家私人屠宰场,不知道从哪收来的猪和鸡鸭那些,卖得还挺好的。不要票,价钱一样,大家都愿意去那边买,我们厂里屠宰的那些猪鸡鸭什么的居然有卖不完的时候,只能加工成罐头。”
“大家都有肉吃了,哪里还想吃肉罐头,肉罐头价高还要票,以前是买不到,现在是不想买。我们厂里的效益下降,最近厂里领导经常开会,也愁着呢。”
“听说啊,别的厂效益下降得更厉害,像纺织厂、粮油厂这些影响最大了。”
“还有国营饭店,现在不是好多人推着个车子买吃食吗,不要票价钱又便宜,品类多样人也热情,谁愿意去国营饭店花票买饭菜啊,缺这少那的,还得对着服务员的臭脸。”
说起这些县城的变化以及工作上的烦恼,饶晓青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些变化无疑是方便了她们,私底下家里人也感叹过这样的日子好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