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的直线接续步……”
“这里的转三衔接是不是有点问题?”
从苏凉被梁华生‘绑架’到花滑馆开始,接下来一天,已经完成自己恢复性训练内容的苏凉,几乎就在花滑馆这里没有挪过窝了。
花滑馆这里的教练和编舞也抓着苏凉跟他讨论——为什么这里用转三会更合适?同样的动作分数,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更困难的这个而不是选择相对简单的这个?
其实在跟苏凉多聊几次之后,这些教练也明白了,苏凉之前也跟他们说过《萨洛夫幻想曲》和《木偶之歌》的编排方案和思路。
但是今天再这样细节地讨论了一整天下来之后,他们对于苏凉的思路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分数和技术难度的排布之后,接下来苏凉的思考方式就是:技术动作服务于情感和美感上的艺术表达。
在今天的沟通过程中,苏凉许多次地提到了‘难性美’。
花样滑冰的表演过程中,这种难性美感正是体现在每一个花滑动作的‘难度+美感’的呈现上,在冰面上滑行、跳跃、旋转的难度以及其中配合音乐、舞蹈动作所传递出来的对艺术和美的呈现,正是花滑的关键。
过于的华国队固有的思路里,还是将花滑的竞技性排在首位,这也是教练们在对选手进行训练时的倾向性根源,也是导致目前华国花滑选手们艺术性普遍不足的根源。
正是因为对于竞技性的过度看重,在训练过程中,对于选手的跳跃、旋转等技术动作,教练组都会抓得比较紧。
只看华国队之前退役的两位前辈都具备四周跳能力,完全达到了当前国际上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