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看到阿婆腆着脸低声下气四处借钱,受尽奚落和冷眼,阿昌悄悄躲起来哭了一场。他发誓一定要在来年春闱上榜,哪怕不是状元,至少也算入了仕途,以后可以让阿婆过上好日子。
盘缠最终只凑了半吊钱,阿昌说足够了。过完年不久,他穿上阿婆新纳的鞋,背上简陋的包袱,去京城赶考。阿婆把他送出好远,一直送到村口桥头,站在那里朝他挥手,等着他的好消息。
可是阿婆等来等去,等得春天都已过去,等得邻村赶考的书生早已归家,等得夏天都快要到了,可是阿昌还没回来。
“这位后生,你也进京赶考了吗?你有没有见过我们阿昌?”
“小郎君,你从哪里来?你有没有见过我们阿昌?”
“年轻人,下雪了可真冷,你有没有见过我们阿昌?”
……
阿婆等不到阿昌,哭得眼睛都快要瞎了,腿脚也走不利索,只能拄着树枝做的拐杖,逢人就问阿昌的下落。
听说邻村也有进京赶考的举人,阿婆走了三天三夜,去找那举人询问。
听说临镇还有几个举人去过京城,阿婆又一路乞讨着走过去,向他们打听宣仁二十三年科考,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叫阿昌的年轻人?
“他叫宁文昌,长得很俊俏,个头不算高,而且有点瘦。他不爱说话,很容易害羞,但是读书很用功,心肠也很好,你如果见了他,一定会说他是个很不错的小郎君……”
“我们没见过呀,没见过你家的小郎君,老人家还是回去吧,说不定你们阿昌已经回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