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种, 是没有自己主动联系好用人单位的毕业生, 会按照当年相关单位向学校的申请情况,来进行分配。譬如家乡的单位来要人, 那么来自该地区的学生则很有可能被分配回去。这个就有点“盲婚哑嫁”的意思,好与不好,都是未知数。在这个时候,学生与学校、与老师的关系,影响就会比较大了。
虽然成绩不错,但被分到不太好单位的情况,也是有的。虽然毕业生本人未必情愿,但只要他还想端上铁饭碗,就得捏着鼻子去。不然,学校就不会给你开介绍信,开报到证。没有报到证,这个年代任何一家正经单位都不会接受。除此之外,毕业生的户口以及油粮关系也无从依靠,相当于大学白念。
两两相比,自主联系的政企单位当然更好些。但是这些能有自主权的单位,往往都有名额指标,每一年招收的毕业生有限,因此竞争相应而生。
陈兰君的成绩算是中等偏上,鉴于之前她替明德大学与第四食品厂牵线搭桥,举办了首届大学生设计创意广告比赛,让明德大学好好地出了一回风头,因此系领导与校领导对她的印象很好。
有了良好的师生情谊作为铺垫,在毕业分配上,校方充分尊重陈兰君本人的意见。
“下面,我宣布本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台上,分配办的老师依次念名单,一个名字、一个单位,短短四五秒的时间,也许影响的是许多人的未来。
学生们屏息以待,被念到名字时,或笑或皱眉,莫衷一是。
终于念到陈兰君所在的电子工程系,寝室长轻轻推了推陈兰君的手臂,示意她注意听。
“陈兰君,去向为鹏州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