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良久,令和帝缓缓抬头,眼神晦暗不明地审视过堂下的每一位朝臣,神色阴翳到了极点。
“磨勘官是由谁任职的?”
籍弘盛答道:“是内阁学士樊俊,廷尉正监已带人前往他的家中扣押入宫了,怕是这会……”
话说到一半,只见一个小内侍快步入内,凑到李公公的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李公公顷刻脸色大变,嘴唇微微发抖,“陛下……樊俊在家中,畏罪自缢了……”
令和帝气极反笑,连连说了三个“好”字,突然站起身来将桌面上的奏折悉数扫于地面,“不过短短半个时辰,樊俊就咽了气 ,究竟是他畏罪,还是有的人下手太快了!”
又提高音量,“翰林院的人呢!”
案上的香炉倾倒,香灰混着飘进来的水渍混成泥泞,还泛着一股特殊的淡香。
掌院学士赵璞玉战战兢兢地出了列,“回陛下,此次参与殿选的贡士共一百二十一名,人数众多,朱墨两卷又是分开存放,一时间……一时间还未彻查完毕。”
“如今自然是先找出柳之衡的考卷来,再慢慢比对其他人也不迟。”叶榆开口道。
赵璞玉不敢再多说什么,拱手退出了政事堂。
令和帝神经质地转动着手上的扳指。
科举是朝廷选贤任能的重要渠道,他原以为,自己的手里捏着全天下的仕途,可如今明晃晃的现实却告诉他——他的臣子,早就不知不觉地将水搅得浑浊不堪。
他算不上是个多么圣明的君主,也知晓手底下的大臣们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的心思。曾几何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