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的死硬嫡系死守,暂时没法强攻。
所以诸葛瑾也自然而然想到,先把夏侯惇的退路,尽量能切断多少是多少。
诸葛瑾跟周瑜一合计,也很快分析出,夏侯惇一共就两条可行的退路,最后周瑜就建议诸葛瑾挑南边这条先切断。
周瑜是这么分析的:“司徒请看,邺城退往壶关的路,沿途已是太行余脉,易守难攻,地势险要,我军要切断这条路相对不易。
就算切断了,因为夏侯惇退回壶关的路程不算远,我们却不能千日防贼。一旦哪天他孤注一掷要突围,只要打我们一个猝不及防,争取到半天一天的时间差,就够他撤往壶关了,所以断这条路相对而言收益小难度大。
而断夏侯惇通过黎阳上黄河的那条路,就容易得多了。邺城往南去黎阳,都在平原之上,适合我军优势军团穿插切割,而且我军有水军优势,要控制黄河水面非常容易,远比死磕太行山好得多。
请司徒下令,我愿与赵将军配合,赵将军攻黎阳,我控制黄河水道,水陆并进,把河北残敌与河内、河洛沟通的道路斩断。”
诸葛瑾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和周瑜一拍即合,便留下太史慈、马超继续对邯郸、邺城保持压力。
而赵云和周瑜就分兵去夺黎阳等地,把邺城之敌南归的道路彻底隔断。
如此一来,不但诸葛瑾可以再拓地半个郡,也能把敌军分割成两片无法互相援护的战区。
本来曹操在河洛和邺城的守军,是可以通过河内和黎阳的沟通,互相增援的,哪边吃紧另一边可以抽人过来补防。
但被这么隔断之后,河北曹军和河洛曹军再想守望相助,就得先通过并州和河东兜一个圈子,还要翻越太行山,遇到点急事,也就难以照应了。
当然,诸葛瑾要执行这个计划,也需要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